平阴县委 平阴人大 平阴政府 平阴政协 平阴纪委
首页
|人大概况 |人大动态 |监督纵横 |人代会专题 |常委会专题 |代表工作 |调查研究 |理论探讨 |乡镇人大 |党务公开 |法律法规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论坛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代表工作
李保英和她的泉乡庄户剧团——记县人大代表、洪范池镇庄户剧团团长李保英
发布日期:2017-05-26    信息来源:刘锦秀

锣鼓铿锵,弦乐声声。近日,在洪范池镇19个贫困村,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戏曲演出正酣。台上唱得不亦乐乎,台下看得津津有味,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几岁孩童,从十里八村赶来的村民把这个临时舞台围了个水泄不通,唱到高潮阶段,有的屏息凝神认真倾听,有的随声轻哼附和,人群中不时爆发出叫好声……节目如此精彩,少不了庄户剧团演员的苦心精炼、相互配合,更少不了团长李保英的精心指导、悉心培养。

白手起家创剧团

李保英出生在洪范池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亲是戏迷,经常带她到十里八乡去听戏,家里的“话匣子”也常常调到戏曲频道。从小就对国粹艺术耳濡目染的她,渐渐的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1982年的时候,李保英还专程到济宁买了留声机,在家做饭、洗衣、收拾家务的时候,总是先把唱片放上,然后再去忙手里的活计,一边听一边跟着唱,进步很快。剧团来村里演出,她不甘于坐在台下当观众,就主动找到剧团负责人,要求上台参加演出。演的次数多了,身法、技巧、唱腔也跟着日渐成熟起来。

李保英不满足于在别人剧团的演出,总梦想着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剧团。就这样,在2006年的7月,她联系了几位爱唱戏爱吹打的村民,共同创办了泉乡庄户剧团。剧团成立起来了,但是没有像样的场地和设备,真可谓是一穷二白。那时候,李保英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最终李团长找到东池村书记,利用村两委大院里东头闲置的两件房屋作为排练场地。剧团成员们自己的锅碗瓢盆也被拿来当成了乐器。洗脸盆反过来打节奏,擀面杖当二板……看到李保英为了剧团的发展如此坚持,原先反对她办剧团的丈夫也转变了心思,先后投入4000多元钱从河南等地购置了乐器、音响等设备,剧团渐渐有了起色。2011年5月,剧团成员投资两万多元,购置了萨克斯,小号,长号,大号,大鼓,大镲,小军鼓等乐器组成了军乐队,这是洪范池镇首支农民军乐队。

走向正规受人赞

    从创团之初的农家小戏,发展到现在,泉乡剧团的演出剧目已经逐渐丰富起来。有山东梆子、豫剧、快板、三句半、戏曲舞蹈、东北二人转、秧歌、数来宝等等。演出作品以传统剧目和自编自演剧目为主,其中不乏有在群众中反响强烈的代表作,如《邻居情》、《卖菜》、《婚礼的风波》、《随礼》、《修路》、《相亲》等。

    剧团的发展走向正规,演出时间也基本固定在了农闲时间:每年冬季一直到下年五月上旬。剧团成立以来,曾先后多次在重阳节、春节、元宵节等节日到镇里其他各村进行演出,全年演出能达百余场。大寨村,白雁村,张海村,南崖村等这些耳熟名详的村落都留下了泉乡剧团的足迹和声音。

“好酒不怕巷子深”,泉乡剧团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县委宣传部、文广新局、老龄委等部门的关注和青睐,并多次受邀到县里参加文艺汇演,屡获好评。其中共获得一等奖三次,二等奖一次,奖杯四樽,锦旗三面。在2012年8月17日县城老广场消夏晚会庄户剧团专场演出中,《喜迎十八大》剧目更是博得了人们的阵阵掌声。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人民群众对大众文化的肯定和褒奖,也是泉乡剧团人勇于创新、不断努力的最好见证。

吸纳新成员 传承非遗

大黄村的木偶戏是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靠操纵傀儡来进行表演的一种民间戏曲艺术形式,它是用轻型木头刻成原木偶人(主要是偶头,身子为木条做成的几何图形的骨架),涂绘戏剧人物脸谱,再给偶人穿戴上戏剧服装,由人操纵,使其模仿舞台人物的各种戏剧表演。木偶戏表演动作丰富,尤其手的动态,可细腻地表演出人物的各种情态,能表演开合扇子,拿书、写字、斟酒、舞剑等。木偶戏的演出生动活泼,队伍小,易于流动,非常适应农村和庙会演出,其内容通俗易懂,深受儿童的喜爱,在成年中也有很大的市场。然而,随着年轻人年轻人外出打工的增多以及人们观念以娱乐形式的增多,木偶戏面临着传承无后的现状。目前,大黄村的靳为福和靳为香是木偶戏的第九代传承人,为了更好把非遗传承下去,李保英多次找两位传承人谈话,希望他们加入泉乡庄户剧团,把大黄木偶戏通过剧团传承下去。靳为福和靳为香于是放弃了外出打工机会,加入到了庄户剧团这个大家庭,成为庄户剧团的一名演员。加入庄户剧团后,两位传承人积极向剧团其他人传授演出技巧和唱腔唱调,经过大家积极的共同努力,某某等人学会了基本的表演手法和唱法。李保英常说:“救戏如救火,作为一个戏曲爱好者有责任保护居种传承下去,更何况是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剧目。”

 对于这些付出,团员们都是心甘情愿,为了心中共同的理想,他们为之欢笑,为之流泪,他们都把剧团当成了自己的家,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和汗水,让人感受到他们对剧团对文艺真正的爱,而这些爱,是一种无法抵御的情感的相思,是放下心理负担的一种敞开心扉的交流,是一种团员间发自内心的相互信任,更是一种难求的知音,一股上进的力量。

“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请来专业老师做指导,把我们这支剧团做大做强,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送到农民兄弟身边。”李保英如是说:“我今年64岁了,我知道庄户剧团要想站稳脚跟,艺术创新是基础,经济支撑是关键,我们可以考虑采用市场化运营道路,并吸纳民间投资,把剧团办成一个活力四射的民间艺术团体。农村是源,市场是金,只要平下心、扎下根,黄土就能变成金。我相信,只要艺术不老,我就永远不会老,我会带领团队一直走下去。”

 

信息编发:平阴人大  
·上一篇:
·下一篇:代表建议将玫瑰产业推进“互联网+”
版权所有:365bet真人  ICP备案号: 鲁ICP备05035507号
主办:平阴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地址:平阴县府前街35号  邮编:250400  电子邮箱: pyrdxx@126.com
设计规划、开发维护:平阴县信息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