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燕苓,平阴县榆山街道老博士村党支部书记,自2002年以来,连续五届当选为平阴县人大代表。十几年来,尹燕苓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选出的代表,是全村人的主心骨,全心全意为广大群众搞好服务,排忧解难,并带动大家共同致富。在上级领导、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支持帮助下,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尹燕苓和村集体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先后荣获山东省劳动模范、济南市“十佳农村党支部书记”、“济南市优秀共产党员”、“济南市三八红旗手”、“济南市劳动模范”“山东省劳动模范”等称号。老博士村2011年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组织,2012年被评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 一、忠诚履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990年4月,尹燕苓被推选为老博士村党支部书记,从此以860口父老乡亲为“衣食父母”,恪守“做人民的好女儿”成为她的奋斗目标。 一是不断学习强觉悟,与时俱进转作风。尹燕苓同志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学习十八届五中、六中、七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新要求,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下功夫纯洁思想、坚定信念、指导行为、转变作风、指导工作。在原则问题和重大事件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结合农村实际积极探索不同形势下农村工作的管理方法,先后推出“干部首问负责制”、“一单式工作法”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双向工作法”。二是提高议事水平,创新社会管理。在事关群众利益的收支上,把多1分钱退到手,涨一两粮食送还到家,拖欠群众的既使自己垫支也要还个清楚明白;在家庭细胞的优化上,在全县率先推行了“十星级文明户”和“四德典型人物”评选;在村民的自我管理上,不断完善村规民约,村级重大事项由两议会讨论决策规定坚持近20年。 二、立村之本,培育特色产业链。 借助政策优势,先后建设和改造村内、田间道路沟渠林网2万米,建起了沿黄一座村属大功率扬水站。从2010年开始,先后筹资550余万元,对村内1000余亩洼区农田进行了配套升级改造,先后打机井5眼,修筑桥涵、硬化水泥生产路,埋设低压管道、开挖排水沟、水渠等长3000余米。环沿黄生产区发展经济林1000亩,苗木繁育基地100余亩,栽植各类绿化苗木57100株,森林覆盖率为45%,村庄绿化率为70%。以内引外联的方式,流转土地300亩,建起了以冬暖式大棚为主的无公害蔬菜基地,亩收入由传统农业收入不足2000元,提高到近3万元,增值提高了10倍以上。现有一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两家专业合作社和一家家庭农场落户该基地。 三、民心至上,带领村民奔小康。 “船重千钧,掌舵一人”。立足民心至上,发挥外张优势,多措并举,把该村的经济再上新台阶。用自借、托还,争取上级扶持的方法,第一个实现了自来水户户通;自筹资金80余万元,实现了村内水泥道路的贯通。2009年借助滩区迁建打造总面积3.6万平米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联排别墅式楼房139栋,190户群众完成回迁。2013年开始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先后筹资650余万元修建了占地1100多平方的高标准幼儿园,硬化高标准水泥路6条,栽植各类绿化苗木3000多棵,安装30余盏太阳能路灯,配套建设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了占地1000多平方的休闲文体广场。改善了社区居住环境,丰富了群众生活,弘扬以“博学”“孝道”为主题的博士文化。截至目前,该村共评选出文明户110余户,四德典型人物130余人。其建设过程中的“资金集体农产双代管,两委搭台建机制,群众唱戏当主角,干部跟上搞服务”的成功经验已在全省推广。 2016年老博士实现集体收入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0元,适龄儿童入学率实现100%。老博士村先后荣获“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全国村民自治先进单位”、“山东省市文明村”、“济南市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2015年12月,时任山东省省长郭树清同志视察该村黄河滩区迁建和脱贫工作,对他们整合利用优惠政策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