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安排,7月上旬县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对今年上半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了县发改委的工作汇报,并召开座谈会全面了解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认真分析经济运行形势,研究讨论下步工作措施。现将初审情况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完成情况 今年上半年,县政府及发改委等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全面落实市委“453”工作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战略,全面做好各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达到预期水平。1-6月份,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27.9亿元,同比增长8.1%,完成计划的48.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2亿元,增长10.4%,税收比重为70.3%,完成计划的50.8%。 (一)实体经济稳步发展。一是工业转型升级力度加大,投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上半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1.7亿元。127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2.1亿元。玫德铸造、炭素等骨干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创新绿色发展步伐加快。玛钢科技园二期、迈克阀门、中琦环保工业搪瓷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00亿元、增加值52亿元,分别增长13.3%和7.5%。二是农村经济发展平稳,“新六产”项目积极推进。50亩以上种粮大户发展到193个,累计流转土地13.6万亩,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工作成效明显。华玫生物科技、海升现代农业等“新六产”项目得到积极推进。三是金融环境持续好转,三产发展态势良好。1-6月份,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4.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00.7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6.5%和6.5%,存贷比为54.5%。上半年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5亿元,增长9.8%。商贸流通业出现分化,传统商服业出现下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特别是玫瑰、阿胶特色企业电商应用广泛,呈现线上线下销售互动促进的局面。物流业有了较好的发展苗头,新增规模以上物流企业1家。 (二)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城市路网建设有序推进,青龙路中段、玫瑰路南段大、育英街西延工程加紧建设。利用社会资金建设基础设施的时机越来越好,青兰高速平阴段完成投资12.2亿元,锦水河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投资8亿元,第二污水处理厂主体已完工,第三污水处理厂主体建设。棚户区改造步伐加快,拆违拆临、老旧小区整治改造、特色小镇建设得到积极进展。 (三)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实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实行重点建设项目绿色通道,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58个。修订完善平阴县优化环境加快发展扶持政策,实行招商成果跟踪问效,招商引资热情明显提升。 (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71元,增长8.5%;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7223元,增长8.5%。扶贫攻坚有序推进,黄河滩区脱贫迁建由试点开始转入全面实施阶段,社会政策托底功能不断增强,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治理不断创新,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继续提升。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当前我县经济面临的形势比预期的更加复杂,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一是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压力较大。从目标完成情况来看,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值、利税三大指标低于计划目标,也直接影响到生产总值的完成。二是固定资产投资任务艰巨。今年我县确定的127个重点建设项目中,对市级重点项目关注多、支持大,总体进展情况较好,其他项目推进速度还不快,投资额度严重落后时间进度。招商引资的实际成效还不明显。三是工业经济面临的困难增多。环保限产、原材料涨价、物价指数升高,都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部分企业甚至停产停报数据,而且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化、环保督查等带来的企业生产经营影响,还将继续存在。四是新旧动能转换亟待加快。我县面临着传统产业比重过高,传统产业中产业结构偏重、高耗能产业占比大、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弱仍是平阴最基本的县情。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县既面临扩大总量与提升质量的双重压力,也面临加快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考验。只有通过新旧动能转换,消化存量、增加增量,来提升全县经济运行的质量。 三、下步工作建议 针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要及时调整思路,认真研究对策,切实加以解决,确保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认真分析下半年经济运行形势,树立信心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在时间过半、目标完成还有差距的情况下,下半年的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对此,要树立信心、坚定决心,全面准确把握当前的经济形势,认真分析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准症结。进一步统一思想,紧盯目标,加大措施,努力保持投资强度,有效破解制约瓶劲,抓好年度目标任务的细化分解和落实,做到干劲不松、力度不减、目标不变,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实体经济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一要突出创新驱动,把技改创新作为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积极支持骨干企业技改上新,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突破,加快传统产业提升。二要突出重大项目。立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培育、产业发展与加快城镇化、改善社会民生融合互动,加快项目策划建设,牵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下半年是项目建设的关键期,要围绕年初确定的127个重大项目,进行逐个梳理,坚持“竣工项目抓效益、在建项目抓进度、前期项目抓开工、签约项目抓转化、在谈项目抓落地”,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强化全程服务,及时研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问题,加快项目建设推进速度,全面完成投资目标。三要突出特色产业发展,把玫瑰、阿胶等具有平阴特色的产业发展好,推动“新六产”发展。 (三)千方百计招商引资,狠抓实体经济发展。在招商引资方面,从我县差异化竞争优势需要出发,突出机械装备、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在产业链招商上求突破。按照“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的思路,发挥骨干企业作用,围绕提高本地配套率、延伸产业链招商引资,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在重大活动招商上求突破。策划组织专业招商推介,注重引进项目的投资额度、科技含量和税收贡献等指标,开展精准招商,集聚更多优质产业项目。在形成招商合力上求突破。坚持引资与引智并重,拓展社会化招商、以商招商新渠道,建设专业招商队伍,强化考核奖惩,促进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不断加强营商环境建设,努力打造审批最少、服务最优、效率最高的投资环境。在发展实体经济方面,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新兴产业增量扩张与传统产业存量提升“两措并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层次提升。落实工业强县战略,依托机械装备、医药食品、碳素制品、水泥建材四大产业,加快企业技术升级和扩能改造,加速规模扩张和提质增效,构建上中下游密切衔接、配套完善的现代产业集群;积极发展高成长性新兴业态,壮大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新六产”。 (四)统筹城乡发展,强力推进棚改旧改、拆违拆临工作。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大棚改旧改和安置房建设力度,完善棚改旧改、房屋征收政策和管理实施体制,促进房地产稳步健康发展。加快老旧住宅小区整治提升,让更多市民尽快改善居住环境。坚持疏堵结合、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结合原则,统筹推进拆违拆临工作。坚持还绿于民、还空间于民,将腾出的土地及时用于绿地建设,做到即拆、即清、即绿。开展城市管理整治行动,打造“平、亮、绿、美、净、齐”的城市环境,形成人人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新局面。依托玫瑰、阿胶、泉水等自然特色资源,规划打造精品特色小镇,推动产业、文化、旅游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 (五)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全面落实好为民十件实事,让群众不断感到发展有新变化、生活有新奔头。把治霾、脱贫等作为当前头等民生大事,坚持不懈,持续用力,力争尽快抓出成效。认真落实大气、水污染防治举措,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积极推进黄河滩区迁建工作,全面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实施好全民创业促进工程,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大力推进教育、卫生、文化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