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之说,到了冬季,处于“封藏”时期,此时服用补品补药,可以是营养物质易于吸收蕴藏,且发挥更好的作用。冬季进补虽是好时机,但要注意方式方法。
饮食调养,冬季饮食对正常人来说,应当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的原则,首先不宜生冷,也不宜燥热,燥热容易伤阴,所以要吃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
冬季阳气衰微,腠理闭塞,很少出汗,可以增加苦味坚肾养心。具体地说,在冬季为了保阴潜阳,宜食谷类、羊肉、鳖、龟、木耳等食品,宜食热饮食,以保护阳气。由于冬季重于养“藏”,放在此时进补是最好的时机。
进补的方法有两类:一是食补,一是药补,一般而言,“药补不如食补”。不论食补还是药补,都应该根据体质、年龄、性别等具体情况分别对待,有针对性,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药物养生,用药的原则有这么几点:一是不盲目进补,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补,不要一来这边都补。二是补勿过偏,因为我们讲虚症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 所以这个时候你不能说偏补,气虚要补气,阳虚要温阳,阴虚要养阴,血虚的要补血。三是辨证进补,这是中医特别强调的,你什么情况不了解的就找医生看看,搞 清楚,辩证。四是盛者宜泻。五是泻不伤正。实症的病人一定要用泻的方法,用泻的方法过程中要注重正气,不能泻的太过。六是用药缓图,不能着急,要长时间 的,一点一滴的,缓缓而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