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上发的安全检查表都仔细对照了吗,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抓好浮桥运营安全,浮桥工作人员要做好自查,保证不出事故。”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缓缓照耀在黄河上,他已经赶到浮桥上查看运营情况了。他虽然已经步入花甲之年,但是依然精神矍铄思路敏捷,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韧性,为大孙庄村的良性发展撑起了一片天。他就是连续担任县第十六届、十七届人大代表,玫瑰镇大孙庄村党支部书记孙长印。近年来,他带领班子成员,借力发展,激情跨越,打造出了幸福和谐的大孙庄新貌。
昔借黄河天堑谋发展,架设东大浮桥惠民生
“经营浮桥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孙庄这些年的发展有了东大浮桥的资金保障,才走上了正轨的发展道路,群众也得到了更多得实惠。”孙长印代表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们。大孙庄村地处黄河以南,泰聊公路斜穿而过。村北的东大浮桥,是通往冀、鲁、豫等地区的主要交通枢纽。10多年前,大孙庄村从事三石生产的企业就达到了五六十家。为促进建材企业的发展,突破村北的黄河屏障,实现与泰聊公路的有效对接,1997年,经过多方联系,村里与东阿县黄河局协商,共同组建了现在的黄河东大浮桥。泰聊公路从刁山坡山口通大孙庄村的公路,由于浮桥上来往车辆比较多,毁坏严重,影响了车辆的正常通行。孙长印代表多方筹措,到现在已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更新浮舟4次,并整修通往浮桥公路,浮桥承载力由80吨提高到150吨,进一步增加集体收入。每年仅浮桥一项就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700余万元,贡献利税260万元。黄河东大浮桥,为镇村集体经济增加了收入,为国家作出了贡献。
孙长印代表本着取之民用之于民的原则,连续12年为村民免收水费,合计近70余万元;为村民垫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40多万元;每年还要为特困户、五保户、残疾户等农村特困群体,发放生活补助,全村90%的农户安装了有线电视、98%的安装了有线或无绳电话,全村联网互打免费。
今借项目资金强基础,农业设施建设上水平
“作为一名群众信任的人大代表,一名支部书记,在工作中就要多动脑,勤跑腿,多多争取上级优惠政策,借力发展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得实惠。”孙长印代表是这样想的,在工作中也是这样做的。2010年,孙长印代表带领村两委成员,借助上级政策,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外山洼土地整理项目落户到本村的有利时机,借助上级资金1300万元,安装250千伏变压器2台,新打机井11眼,新修生产路6000米,生产桥涵3个,埋设地下管道12000米,新盖机井房22个,疏挖排水沟2600米,使对村内1460亩的山洼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丰产田,仅群众浇地每年就可降低水费4万多元,不仅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更是有效的改善了群众的生产条件。
为进一步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行“生态富民”优惠政策,配合县能源站进行以沼气池为主的“一建三改”建设。专门成立施工队伍,每户村民只需缴纳500元押金,所需材料、人工等费用,则由村集体负担。县村两级的优惠政策,激励起来了村民的积极性很高,现在建设沼气池近200个,改变村里“三大堆”的旧貌。
三借产业结构调整,多元发展增产增效
“老百姓离不开土地,传统的种植模式难以让他们更好的增产增效,现在我们村大搞科技种田,村两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让老百姓在土地上能刨到金,口袋里装满钱。”孙长印代表指着村里300多亩高产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近年来,大孙庄村两委在搞好浮桥运营的同时,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鼓励村民学科技用科技,大搞科技种田,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发展丹参、金银花等特色农业项目。在有限的土地上增产增效。依据黄河岸边的独特优势: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酸碱适度,沙性土壤,最适宜花生生长。为此,孙长印代表克服年龄偏大,挑战身体极限,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四下威海、烟台等地,考察高产花生。调整出花生种植基地200余亩,发展花生品种4个,双千一号、花育16号、鲁花11、富硒黑花生。近年通过基地示范种植,基地双千一号花生每亩产量达900公斤以上,其他各类花生产量每亩均达到700公斤以上。为了进一步稳定农民的种植,让农民在增产的同时,更能稳定增收。村两委积极引导,成立了鑫丰花生专业合作社和中科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300万元,社员160人,目前发展花生种植基地20余家,山东省内15家,省外6家,并于鲁花花生油生产大型企业及济南市两家超市签订了供销合同。“家门口能挣到钱,谁还外出打工呢。”村民孙长朋摆弄着收获的高产花生乐呵呵的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物质精神齐头并进,村风民风焕发新颜
“这些年,大孙庄内靠班子,外借各方面的力量发展起来了,集体经济收入有保障,群众也富裕起来了。现在,我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引导村民走上文明发展的道路,真正能做展现出当代农民的风采。”孙长印代表桌头上的《弟子规》已经被他翻了无数遍了,他深深感到了传统文化教化群众的魅力。为了更加方便群众读书阅览增加知识,他积极进打造农家书屋,现在大孙庄村农家书屋拥有图书近二十万册,成为了群众茶余饭后的休闲场所。同时,健全的工作机制,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民风,涌现出了默默伺候瘫痪媳妇十几年、受人称赞的“好女婿”侯庆银等一大批先进村民。村里每年底,都要拿出近5000元,对“星级家庭”等先进村民评比和表彰,每年腊月二十日都会评出了5个“好儿媳”、5个“好婆婆”。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孙庄村特别为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制定完善了优惠政策,让村里的计划生育家庭真正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近年来,大孙庄村通过向上级申请和村里专门补贴两种形式,为独生子女和双女家庭提供资金补助近25万元。现在的大孙庄村,村民讲究礼仪文明敬老爱老的人多了,打架斗殴打牌玩乐的人少了,村民们正乐观奋进的状态经营着自己的幸福生活。
民生民情总关情 代表职责记心头
“群众选出我来做县级人大代表已经是连续两届了,我觉得当好人大代表最重要的是体民心,解民忧,代民言,履行神圣职责;担重任,献良策,谋发展,当好沟通桥梁。”孙长印用了一句发自肺腑的话概括自己如何当好人大代表。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孙长印代表常常带着他的老花镜仔细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代表法》、《弟子规》等,并做到学以致用,密切联系实际。在人大代表开展活动中,他先后提出了刁东路的修建,学校周边环境如何治理等建议,践行了一名人大代表的职责。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孙长印代表尽最大限度了解大孙庄村群众的想法与意愿,直面热点、难点问题,并通过深入地调查研究,反映民情,建言献策,推动大孙庄村的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大孙庄村2008、2009连续2年,被评为全县“社会治安防范先进单位”2011、2012获得“县级先进党支部”,孙长印代表本人也多次获得县级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人大代表是人民赋予我的至高荣誉,为人民服务是我的光荣。”掷地有声的话语,彰显了一位人大代表朴实而又崇高的品德。孙长印代表正是因为时刻践行着人大代表光荣使命,才成就着今天和谐富裕的大孙庄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