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大福地 感恩弘道人
——赴青州参加传统文化学习的感想和体会
前不久,我和县文广新局、孝直村的十多名同志参加了北京华韵启程文化教育中心在潍坊青州国程--大福地举办的第38期传统文化培训班暨第四届中华传统文化企业家总裁班,经过为期一周的学习,感到收获很大,受益匪浅。下面,将培训学习的基本情况和自己的一些感想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不当之处,请给予批评指正。
一、眼前为之一亮
总的看,整个培训学习活动,主办方准备之充分、安排之细致、培训效果之明显,出乎我们的意料,的确眼前为之一亮,可用“细”、“实”、“好”这么几个字来概括:
一是“细”。整个培训活动主办方非常重视,安排的非常细致,从学员报名、报到到每个学员的衣、食、住、行、学,主办方都安排的非常周密细致、一丝不苟。这次培训班原定名额60人,结果报名要求参加的有2000多人,举办方尽了最大努力,最后实际参加学习的仍有100多人,期间,还有潍坊、滕州的传统文化学习团前来观摩,人数很多,这其中既有六十多岁的老年人,也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更多是年富力强的中年人,来自各行各业。整个学习培训活动很正规,秩序井然,跟原来想象的很不一样。100多人的培训班,免费吃、住,并且无偿赠送学习资料,很不简单,很不容易,真让人不可思议。
二是“实”。整个学习培训活动非常充实。表现在:一是时间安排上非常充实,每天早晨5点起床,晚上八点半结束一天的活动,学习、吃饭、休息,时间上安排的很紧凑,大家没有空虚感;二是学习内容上非常充实,形式多样,既有“读”的内容——老师带领大家集体诵读传统文化经典—-《弟子规》、《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等,特别是《弟子规》要求大家要背诵;也有“看”的内容—-大家集体观看有关圣贤教育的录像片,如—-陈大惠老师的《圣贤教育,改变命运》、胡斌老师的《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以及《长幼人伦颠倒的结果》、《母鸡打鸣的故事》、《为什么不能借钱》等等;还有“听”的内容—-听有关老师现身说法,讲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同时,还安排大家学做一种强身健体的课间操——八段锦,大家感到过的很愉快、很充实。
三是“好”。学习效果好。通过几天的学习,大家普遍感觉受到了一次全身心的洗礼,收获很大。和我们住在一起的济南高新区一位姓刘的老板,他的企业有200多人,他说,回去后一是在自己的员工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员工们学习《弟子规》,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二是下一步自己还要来这里参加学习培训,接受再教育;三是准备派企业中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做义工,由企业开工资,让这些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亲身感悟传统文化,明白如何做人、如何处世的道理。由培训方开具其作义工期间表现的证明,视表现情况企业决定是否留用。还有的人不止一次参加了这样的培训班,表示一次有一次的收获。现在大福地的义工有不少是参加了培训班以后,受到教育,自愿留下来做义工,不少的义工在这里已经一年多了,他们负责大家的学习和生活起居,给大家送水、添饭,打扫卫生、发放学习资料等等,用实际行动作传统文化的服务者、实践者、弘扬者,非常感人。有一位义工原是北京某企业的副总经理,学习传统文化后,他认识到传播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自觉放弃原来的优厚待遇,无偿来做义工,给大家讲课;还有一位女义工,主动上台给大家现身说法,留给大家的印象非常深刻,她原是商业界的一位女强人,因为好强与丈夫不睦,与公婆的感情也不好,在生意场上她贩卖假化妆品挣了不少钱,但由于丈夫上网赌博,不但自己挣的钱都搭进去,还借了不少的外债。她心灰意冷,与丈夫吵、与公婆闹,后来自己带着孩子从滕州来到青州,通过朋友介绍学习了传统文化。通过学习,她认真反思自己,她说,这一切都是自己做的孽,老祖宗说得好啊,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贩卖假化妆品,坑人害己,挣得钱都是凶财啊,凶财凶入凶出—-不但没挣到钱反而赔了几十万;因为要强,不遵守妇道,所以与家庭失和、与丈夫不睦。她十分痛心,说起来数度哽咽—-因为不懂传统文化,不懂得家庭伦理道德,不懂得如何作女人,不懂得女人要柔顺、要相夫教子。一味要强,像那个非要打鸣的母鸡一样,失却本位,颠倒阴阳,弄得自己家庭、事业都非常失败,她非常后悔。目前,她已成了国程-大福地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的一名义工,负责门卫站岗,每有人进出,她都要深深地鞠上一躬--这也成了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的一道风景。她说,自己要深深忏悔,同时,要把弘扬传播传统文化视为己任。在她的感召带动下,滕州的传统文化教育搞的如火如荼。我们观看了滕州的一些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搞得确实非常好。
二、内心为之一振
青州一行,通过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春风化雨,感到很有收获、很有触动、也很有启发,也进一步坚定了学习传统文化的信念。学习传统文化确实有益于个人、有益于家庭、有益于社会,绝对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研究。
(一)人心平则家庭和。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社会是由一个个的家庭组成的。要使社会和谐,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点是家庭要和谐,只有家庭和谐,社会才有可能和谐。家庭和谐的关键是自己的身心要和谐,一个人身心不能够和谐,整天怨天尤人,家庭如何能够和谐?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的前提是要修身,身心要和谐,和谐身心要讲孝道、讲仁爱,男人要阳刚,女子要柔顺,刚柔并济,谦让隐忍,这样身心才能和谐。身心和谐,夫妇才能和顺,家庭才能温馨,才能幸福美满。像潍坊、滕州一些传统文化搞得比较好的地方,夫妇和顺、孝亲尊师、和睦邻里的现象非常普遍,社会也比较和谐稳定。传统文化平实中蕴含着深刻的大道理,能够解决我们当今社会中诸多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孝道兴则风气正。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孝”,讲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讲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学习传统文化,使人人讲求“仁爱”,讲求“孝道”,社会上的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现象自然而然地就会减少。我县孝直村作为济南市惟一的“全国文明村”,其独创的“精神文明物质奖”先进经验曾在全市农村推广。孝直村成功的秘籍就是传统文化。十几年来,村委一班人坚持不懈地用传统文化来教育和影响村民,通过村广播、闭路电视、村办报、培训班、评选“五好家庭”等形式,学习《弟子规》、《论语》、《百孝经》等文化典籍,让群众在这些意味深远的历史故事中受到教化。如某村民不孝敬老人,村里多次做工作,成效不大。自从学习了传统文化,该村民幡然醒悟,羞愧的说:“如果不是学习这些知识,我恐怕要一辈子背上不孝的骂名了。”无独有偶,村里另一户不孝敬老人的家庭,学习传统文化后,兄弟姐妹开始争着赡养老人。前不久,孝直村组织60岁以上的老人和50岁以下的媳妇分别学习了传统文化,村民们在感触良多的同时,纷纷写下心得体会。村里择优在村报上予以发表,引发群众的强烈共鸣。
(三)品德好则社会稳。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目前,我国的青少年现状令人堪忧,娇惯、任性、心理脆弱、缺乏毅力、酗酒、打架斗殴、网恋、少女怀孕、自杀等问题层出不穷,这一系列严重问题的产生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其深层次原因则是对青少年的教育出了问题。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致使孩子们不知道、不懂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基本道德准则。传统文化对于青少年的伦理道德、人生智慧、精神价值、文化基础、人格熏陶、习惯养成的培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被十三所学校开除的胡斌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胡斌今年22岁,甘肃兰州人,自小父母感情不和,年幼的他为了报复父母,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他的父母没有放弃这个“万恶不赦”的儿子,母亲的不离不弃、良苦用心和一本传统文化——《弟子规》共同作用,触动了迷途少年的内心,让一个即将坠入深渊的青年改过自新、走上正途。胡斌的故事具有典型的现实教育意义,也给人们启迪:在教授孩子课本知识的同时,要让孩子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工作为之所动
学习传统文化在给人生以智慧和启迪的同时,对我们如何进一步做好工作也大有裨益。
(一)坚定信念,回报社会。孝经中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意思是说,行孝的开始就是要奉养、孝敬自己的父母,这是事亲;长大成人就要忠于职守,忠于国家,这是事君;终极的孝是成圣成贤,这是立身之道。“君”,往往被理解成君主,也就是现在说的领导人,因为领导是一个单位或国家的代表,而从根本意义上讲,事君就是为人民服务,人民才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根本。作为一名机关干部,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服从领导的安排,听从人民的召唤;就是要立足本职,积极进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多谋富民之策、多兴利民之举、多行乐民之事,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家庭和社会。
(二)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一个人如果能安守本分,尽心尽力将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那么他就是一个有德行的人了。人生天地间,我们扮演的角色有许多,为人父母,为人师长,为人子女,为人夫或为人妻,为人领导或为人下属。“道法自然”,如果我们能过深入体悟人伦大道,即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义妇听、兄友弟恭、朋友有信,顺道而为,认认真真扮演好每一个角色,还每个角色的本来面目,人生就会很踏实、很幸福。安守本分其实是持戒的过程,久了就是修定,有了定自然就有智慧,有了智慧才能实现更好地“敦伦尽分”,从而才有幸福可言。学习传统文化明白这些道理后,就会使自己沉下心来,丢掉浮躁、虚妄的念头,心无旁骛,一心一意,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并视努力工作为人生一大乐事,从而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对一名普通的机关干部来说,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事是自己的本分,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三)积极进取,勇于担当。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担当是负责、是付出、是奉献,体现在敦伦尽分中。一个人什么都不做,不会做错事,也就不会受到什么批评,做的事多,出差错的机会也就越大,受指责的几率也多。但是一个什么都不做或不愿多做的人,存在的价值又如何体现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碌碌无为、尸位素餐,愧对父母、愧对家庭、愧对国家。学习传统文化,我明白了这样的道理—责任的承担是成长的开始。所以,无论是在工作或生活中,凡是需要自己做的,我都将义不容辞,如果做得不好,我会勇敢地承担责任,“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过能改,归于无”,当错误发生时,及时地承认过错,并且立即改过,而不是想方设法掩盖,这样,自己的德能就会在不断修正的过程中得到提升。目前,我县正处于三年突破的关键时期,积极进取、奋发有为是我们工作中的主旋律,我们应当秉承这样的理念:大力鼓励干事者,真情包容失误者,绝不迁就姑息无为者,在全县范围内大兴积极进取,干事创业,奋发有为,勇于担当的良好风尚。如此,三年突破的步伐将会大大加快,建设美好家园,打造幸福平阴的目标就会指日可待